2016年10月19日,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、四川省档案局、四川省档案学校共同承担的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《3D打印技术在实物档案抢救和档案展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》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专家组的鉴定。
鉴定会在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举行,由国家档案局技术部副主任黄丽华主持。由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(教授)陶水龙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健、中国联通公司处长(研究馆员)杨茜雅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处长(副研究馆员)张晶及清华大学教授薛四新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,通过听取工作报告、研究报告,审阅相关文档,经过专家质询和讨论,鉴定委员会对课题组的工作及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,认为该课题调研扎实,研究方法比较科学,实验充分,研究结果具有开拓性。
鉴定委员会指出,本课题采用调查研究、实验探索与验证、分析归纳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,对3D打印技术在实物档案抢救和档案展览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,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比较科学;基于3D技术,通过整合三维扫描、逆向建模、3D打印等相关软硬件,提出了适用范围广泛的实物档案数字化抢救平台建设方案,在实物档案数字化抢救工作方面具有开拓性成果,为实物档案数字化成果应用于虚拟展览奠定了基础;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实物档案抢救修复和实物档案3D打印复制件在档案展览工作中的应用,明确了相关工作流程,制定了相关规范,对实物档案抢救和档案展览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。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鉴定,并建议进一步深化研究,做好成果转化推广工作。